水稻会是下一个玉米吗
2016年天气变化莫测,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6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2324.8亿斤,比2015年减少104.0亿斤,减少0.8%,粮食总产量的下降打破了我国粮食“十二连增”的态势,特别是种植玉米的农户,可谓是伤透了心。2016年玉米失去了政策性收储这座“靠山”,价格跌入了低谷。而作为三大主粮之一的水稻,其种植效益较好,自秋粮收购以来,收购量也是节节攀升。那么在2017年玉米种植面积将因种植效益下降而大幅减少的背景下,水稻种植面积受政策支撑或将继续增加,但水稻的国储库容也是非常庞大的,人们担心水稻会不会是下一个玉米呢?相关机构分析师认为,短期内水稻暂不会像玉米一样,价格低至历史最低点,但终将有一天水稻价格市场化不可避免。
一、2017年水稻将稳健推行最低保护价
最近通过各大新闻网站可得知,根据国家发改委、国家粮食局日前印发的《粮食行业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纲要》提出,“十三五”期间要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,这不仅让水稻种植户和即将旱改水的农户吃了定心丸,且小麦2017年最低保护价已于2016年10月21日正式发布,2017年生产的小麦(三等)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,保持2016年水平不变,政策上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农户种植效益。
那么水稻最低保护价政策在仍然执行基础上,价格的高与低可能是广大米厂、贸易商、农户最为关注的问题。笔者认为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不取消的情况下,价格上不会出现大的波动。首先,水稻的最低保护价暂不会出现上调的可能,从下图可知,中晚籼稻、晚粳稻已连续三年持平。其次,2016年早籼稻最低保护价出现下调是调整种植结构正常表现,符合市场预期,因此,基于小麦价稳的情况下,2017年水稻最低保护价将与上一年持平。最后,通过1月7-8日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一番话可得知,在进一步完善稻谷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,并力争早日出台。“要增强整个政策的灵活性和弹性,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,要保障农民的合理收益,千万不能陡升陡降,不但影响农民收益,而且会影响整个粮食生产的稳定。”因此,水稻最低保护价即使向下调整,也不会出现过大幅度的下跌,预计下行空间仅在0.05元/斤以内。
图解:从2004年国家实行水稻最低保护价以来,已经历了13年的时间,最低保护价呈逐年上涨态势。但自2014年开始,最低保护价止涨企稳,仅有早籼稻价下调0.02元/斤至1.33元/斤。稻价止涨企稳,代表了我国水稻市场供应格局悄悄发生了变化。
二、水稻、小麦作为口粮,要保证粮食绝对安全
与玉米不同的是小麦和水稻两个品种主要用于口粮消费,要保证粮食绝对的安全。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上也强调,保障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,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,“13多亿人口,(粮食)多一点就多一点,少了之后哭都哭不出来,买都买不到,世界市场一共才有多少粮食能够交易的”,可见粮食安全的重要性,况且今年以来,国家严格把控进口走私量,为后期有效的进行水稻轮换出库做准备。另外,从种植过程上来讲,水稻种植与玉米相比更加繁杂一些。以东北为例,若将旱田改为水田,先期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。例如,打井保证水源供应,再经过育苗、移栽等一系列高强度劳作,劳动成本消耗较大,因此短期内种植面积、产量上也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。
综上所述:虽然水稻仍有最低保护价这座“靠山”,农户的种植效益在正常年景下得到保障,但不代表国家会一直收储下去,因为我国水稻收储一直面临着收储多轮换出库少的怪圈。截止到2016年9月30日临储粳稻、临储早籼稻和临储中晚籼稻累计276万吨,远低于超期粳稻拍卖总量384.64万吨。同时库存水稻与小麦相比,长期存贮的水稻无论从口感上、营养以及卖相上都相对较差,粮食均被国家收储,而米企年加工新粮量逐渐减少,百姓消费的过多可能是新陈掺兑米、调和米等,大米的质量下降、低价间竞争也就往往更加激烈。为了保证稻价维持合理水平,可适当通过改变种植结构,引导农户向优质化种植水稻,不仅能够让米企保证米质稳定性,更能让农户的种植效益最大化。
(来源:中华粮网)
- 上一条:夏收在即,今年小麦整体质量如何
- 下一条:稻谷产量止增下降 短期市场仍可看好